欢迎来到太行红叶网

学思践悟担使命 实干笃行建新功


新闻来源:太行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07      

学思践悟担使命 实干笃行建新功

——晋城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综述

这是一次严肃深刻的思想洗礼

是一张担当作为的实干答卷

更是一场赢得民心的生动实践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第九巡回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2023年9月以来的5个多月时间里,我市122家县处级单位、1069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862个基层党组织、14.6万名党员深入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面落实“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实实在在”等重要要求,充分借鉴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成功经验,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结合共融、互促共进,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主题教育中央第三巡回指导组在我市调研期间,给予了“认真、规范、扎实”的高度评价。

坚持扛牢责任,强化组织领导

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市委坚持扛牢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把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细抓实。

四级书记一起抓。市委书记王震每逢重要会议都强调,每到基层调研都提要求,每遇重要问题都作批示,先后召开7次市委常委会、6次领导小组会、1次全市推进会,审方案、明任务、定清单,逐项盘点、对标找差、全力推进;带动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从谋划、推动、落实上持续发力,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领导包联示范抓。建立领导干部包联主题教育工作机制,24名市级领导每人包联1个县(市、区)或1个重点领域、联系1个乡镇(街道)和1个机关单位,每月至少1次深入包联单位,一线指导、示范引领,督促推动、压实责任,全力把包联点打造成示范点。

“一办九组”精准抓。在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下成立“一办九组”,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组、材料组、理论学习组、调查研究组、民生实事组、宣传组、联络组、整改整治组、保障组9个工作组。突出精准化指导,增设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民生实事等工作组;实行专班化运作,抽调16名领导经验丰富的二级巡视员或正处级干部担任联络组组长,吸纳市直各党(工)委20多名党务工作者充实联络组,抽调“两办”、组织、纪检、宣传等部门240余名党员干部充实“一办九组”,确保各项工作上下衔接、有力推进。

通过高位谋划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坚持学习打头,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市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采取读书班、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学、持续跟进学、注重质效学,在学思践悟中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全面深入学。围绕学规定书目、学领袖嘱托、学重要指示,坚持“沉浸自学+专家领学+研讨交流”相结合,市级领导举办3期共8天读书班,示范带动122家县处级单位同频共振,673名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和686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分管领域或所在党支部、部门讲授专题党课。

持续跟进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等要求列入必学内容,每月明确1个主题,县处级以上班子成员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和具体事例,交流感悟体会、思路举措,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

注重质效学。市委常委班子带头赴“红色三杰”纪念馆实地感悟,带动全市党员、干部用好太行精神、太岳精神等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接受党性锻炼、思想教育和政治洗礼。综合运用述学讲学、座谈发言、面谈交流等方式,定期检验学习实效;采取问答访谈、实地查验等方式,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依托“新时代理论宣讲快车”“新时代文艺轻骑兵”等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形式多样、载体灵活、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有了全面提升。

坚持调研开路,破解发展难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我市坚持“调”“研”并重、研以致用,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查堵点、破难题,抓落实、促发展,完成调研课题665个,现场研究解决问题2968个,进一步找准了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实践路径。

“三审一把关”选好题。聚焦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着眼“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建立“党委(党组)集体审、市委联络组初审、市委主题办复审、省委督导组把关”的课题审核机制,推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大主题”、选择“小切口”,科学选题、同题共答,逐月制定调研计划,为高质量调查研究把脉定向。同时,在《太行日报》等市级主流媒体刊发“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系列特约评论员文章:《到群众中去》《身到更要心到》《下功夫“解剖麻雀”》《根本是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要常态化》,指导推动全市调查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四个一线”解好题。推行“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共识形成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采取“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等方式沉到一线了解实情、“解剖麻雀”,深入剖析“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莒山煤矿透水事故”等正反面典型案例,做到举一反三,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常态化调度,把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问题清单,实行调研进展一周一报告、问题清单一周一更新、调研情况一月一分析,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两会一单”答好题。高质量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典型案例剖析会,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注重从基层一线寻找破解难题的管用思路和有效办法,注重从生动鲜活的基层案例中汲取智慧力量,找准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更加坚定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信心和决心,推动调研成果从“纸面”落到“地面”,汇编形成调研成果集《求索》。同时,针对防止扎堆、多头、重复调研,依托晋城在线网站搭建调研预警平台,实行“红橙黄绿”四色预警,明确每乡镇每天不超过2家调研单位,网上监测、线上审核,为统筹安排调研提供最佳方案。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市在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上形成新共识。共同富裕是“全民性”富裕、“全面性”富裕、“发展性”富裕、“逐步性”富裕,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推进美丽晋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大力支持阳城北留镇“樊溪河畔”、沁水郑村镇“百里沁河”、土沃乡“百里画廊”三个试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进一步坚定了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实干开局,增进民生福祉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创新实施市县乡村干部“四包四联”,认真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累计办理民生实事586件,坚定不移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四个一机制”办实事。对主题教育期间确定的民生实事,全部实行“一件实事、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机制,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把上下联动“1+5+3”重点民生事项纳入13710信息系统跟踪督办,推动市直牵头部门与基层单位共同研究、共同解题、共同销号,确保民生实事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四包四联”解难题。坚持市级领导包县联乡、县级领导包乡联村、乡级领导包村联户、村级干部包户到人,深入开展“千万工程”大讨论、共同富裕大调研、城乡融合大走访,推动各级干部定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项目一线及包联户,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财政支出80%用于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问题。市人社局认真落实“七抓就业”要求,推动“一县一零工市场”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完成率连续四年排在全省前2位。市教育局着力推动基础教育扩容提质,近三年新改建中小学、幼儿园75所,新增学位3.4万个,“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卫健委推动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柔性引进108名全国一流医疗人才,让全市人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市大数据局归集30条热线至“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一呼即应、接诉即办”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市生态环境局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获得奖励资金1655万元,排名全省第一。

同时

我市还坚持教育实践

两手抓、两促进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和量的合理增长

——真抓实干推动转型发展创造新业绩。经济运行稳中向好,GDP增长7%,增速连续4年排在全省前2位,总量达到2333.3亿元,保持全省第4位;人均GDP高出全国近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7.2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全市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8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项排在全省前2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县域经济持续领先,在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高平、泽州、阳城、沁水4个县(市)连续三年排在前10位。转型发展态势强劲,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0%;煤层气产量和增量保持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连续四年排在全省前2位;光机电产业如期实现产值“3年500亿”目标,近三年年均增长42%,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同题共答壮大文旅康养产业开创新局面。积极承接中央指导组与全省同题共答项目,围绕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龄化康养、全方位宣传,不断丰富“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产品供给体系,探索形成“8种康养模式”,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入选“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特别是陵川县持续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因为一条路,改变一座城”,入选2023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市国投公司高品质建成康养会展中心,高标准打造凤城康养示范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文旅康养示范区;太行云顶公司全力推动王莽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锡崖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块“金字招牌”创建成功在即。

——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取得新进展。坚持把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举措,高位组织推动、全域谋划布局、重大工程牵引、提升治理效能、多元资金投入、强化机制保障,形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近三分之一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的村达到50万元、三分之二的村达到30万元。特别是泽州县四大班子牵头、县处级干部蹲点,推动丹河新城和北石店、巴公、大阳“一城三片”全面提质、整体提升;高平市以拆违治乱为切入点,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用20天时间拆除违建1200余处、腾出土地1500余亩,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为我市办好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检视整改

勇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抓好主题教育的关键。我市坚持以实打实、硬碰硬的态度查找问题短板,把“1+5+3”上下联动重点项目纳入“13710”系统跟踪督办,全力攻坚“3+5+2”专项整治,推动一批影响高质量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

城区着眼提升城市品质,集中力量、全力攻坚,短短2个月时间内完成5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为加快市区西北环片区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阳城县、沁水县着眼加强基层治理,充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凤城派出所入选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嘉峰派出所“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市纪委监委着眼强监督促基层治理提升,统筹推进“三资”领域、“三个一批”重点村社治理整治,全市涉纪信访量连续两年下降40%以上。

市行政审批局着眼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施“服务一站式”“承诺一本制”“办事跑一次”等举措,“极简审批”相关做法入选全国政务服务优秀案例。

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着眼维护大局稳定,我市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十一年排在全省第一位。

市应急管理局着眼守牢安全底线,紧盯19个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我市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及时总结提炼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县处级以上单位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机制769项,着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行。

与此同时,我市还坚持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在主题教育中锤炼干部、考察干部、识别干部。搭建27个干事创业平台,大力选树“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积极开展年轻干部上派、下沉、外联、内引、援企“五大行动”和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三专行动”,不断优化“市直、县区、乡镇、街道”4类差异化考核,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持续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推动基层干部素质全面提升;健全网格组织、责任、力量、考核体系,形成“多网合一、一网统筹”治理架构;全面实施“一领域一主题一品牌”工程,在新兴领域集中开展“五双聚新”行动,辐射带动各领域党建全面提升;全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身边榜样”“晋城好人”等选树活动,78人被评为“中国好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领悟思想伟力,奋楫再启新程。我市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在理论学习上聚力用劲、在改进作风上聚力用劲、在夯实基础上聚力用劲、在执行落实上聚力用劲、在严明纪律上聚力用劲、在形成长效上聚力用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