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精准施策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
近年来,沁水县聚焦流动党员“动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精准发力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实现从“单向流动”到“双向奔赴”的转变,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组织+党员”双向找,织密流动党员信息网。开展组织找党员,建立“县级统筹、基层党委主抓、党支部落实”的摸排工作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网格核查等方式,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外出时间、流向地点、从业状况、联系方式等信息,完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表,建立“一村一表、一镇一册、全县一库”动态信息库,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发动党员找组织,发布《致全县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指导12个乡镇创建线上“归队码”,公开服务热线,积极引导流出党员线上备案,督促流入党员线下报到,形成“流出有备案、流入有对接、全程有服务”的工作格局。
“流出+流入”双手抓,构建协同管理责任链。落实流出地责任,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纳管机制,依托党员信息系统,实时更新党员流向、职业变动等基本信息,县级在线监测纳管进度,对进度滞后的党(工)委及时督办,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及时高效的纳管工作体系,推动184名流出党员全部纳管。建立“1+N”结对联系制度,选配111名联络人,每人联系1—3名流动党员,通过电话沟通、谈心谈话,跟进做好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等工作,推动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强化流入地责任,及时将17名流入党员纳入党支部管理,参加组织生活52人次。加强流入党员日常监督,构建现实表现反馈机制,依托党员信息系统,每月向流出地党组织在线反馈其参与组织生活、开展志愿服务等情况。
“线上+线下”双送学,打造多维教育学习圈。依托“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平台,开设“流动党员云课堂”,坚持每周推送一堂音频党课,每月发布一份电子学习资料包,实现流动党员学习“不掉线”。今年以来,102个党支部累计“线上”送学210余次,流动党员参与率达99%。开设实体讲堂,统筹农民夜校、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阵地资源,采取支部组织集中学、教育基地现场学、志愿服务实践学等形式,开展培训32期,抓实流动党员学习教育。
“帮扶+激励”双服务,激活先锋作用动力源。实施精准帮扶,依据外出原因,将流动党员划分为外出务工型、经商创业型、伴随常住型等,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联合人社、司法等部门,推出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法律咨询等多项服务。落实流动党员外出前必访、生活困难必访、节日返乡必访的“三必访”机制,帮助解决困难需求20余件。建立激励机制,搭建云端议事厅,组织开展“家乡建设大家谈”线上座谈会,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献计30余条。对优秀流动党员,实行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优先享受创业扶持政策的“三优先”政策,形成“流出有作为、反哺有路径”的良性循环。(王璞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