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为干部搭建多元平台 千锤百炼强筋骨
“上海是全球金融中心,晋城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兴城市。有时可比与不可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受到了鞭策、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在可比中学会反思、迎头赶上,在不可比中立足实际、发展自己。”近日,在谈到即将赴山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开展实践锻炼时,晋城市委选派干部王霞说。
近年来,晋城市搭建上派、下沉、外联、援企等多元化干部实践锻炼平台,注重在转型发展主战场、重大斗争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锻炼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紧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不限干部身份、级别、来源等,严把程序、优中选优,在全市范围内集中选派576名干部开展实践锻炼,着力将有工作实绩、发展潜力、培养前途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上派,从发改、工信、商务等经济发展相关部门,选派57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对口部门跟班学习,通过参与政策制定、日常业务、基础工作等,提升干部看问题、抓重点和对政策法规把握能力。下沉,从市、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312名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践锻炼,通过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安全环保等具体工作,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矛盾和化解风险能力。外联,从市委重大任务、重要工作、重点项目责任单位,选派34名优秀干部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学习交流,通过学习转型发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先进经验,提升干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力。援企,从规划、行政审批、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选派173名干部,到全市重点项目、企业、专班驻点援助,通过参与项目包装、要素保障、推进落地等工作,提升干部市场化意识、项目化思维和清单式管理能力。
研究制定实践锻炼干部管理办法,建立一月一汇报、一季度一回访、半年一座谈工作机制,全面掌握干部现实表现。科学设置实践锻炼考核评价内容,健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锻炼期满考核相结合的跟踪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惩激励等重要依据,对实践锻炼期间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纳入全市“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库,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同步建立干部实践锻炼成长档案,记录干部职务变化、重大表现、考核奖惩等情况,对看准了、认定了的干部大胆、坚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