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市:为产业升级装上人才引擎
近年来,辽宁阜新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本土化实用化精准化,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氟产业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产业人才集聚中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重点产业人才,让人才“第一引擎”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源头活水。
建立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双向对接机制,围绕装备制造及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含氟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动态摸排企业需求,编制青年人才需求目录,按季度向高校院所集中发布,累计开展“阜地聚才 创新未来”系列活动60余场,连续两年吸引青年人才人数增长超过10%。根据企业需求,扎实开展“院士进园区、博士进企业”活动,促成168名博士与103家企业签约,推动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助企增收近2亿元,节约成本1500余万元。筑牢本土人才根基,推动高职与中职调整专业设置,贯通“中职—高职—本科”自主培养通道,打造“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青年人才方阵。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产业升级“强磁场”。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三级梯度培育行动,2024年“雏鹰”“瞪羚”企业分别增长13.5%、38.5%。促进园区与行业龙头企业“握手”,推动高新区与华晨宝马、三一重装等企业合作,氟产业开发区实施氮气供应、含氟废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吸引上下游人才、团队链式集聚,去年以来推动57项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
连续3年迭代升级“阜新英才计划”,打造“1+16+11”政策体系2.0版,同步整合15个部门59条惠企政策形成“政策包”,对全市规上企业及限上企业开展全覆盖式宣介,让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生产力”。打造智慧服务场景,推动21个人才项目及服务保障事项“一网申报、全程网办”,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质效。(通讯员 杨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