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固县乡:“姜”心独具激活“一池春水”

今年以来
沁水县固县乡坚持党建引领
整合乡联合社和全乡11个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源
成立“强乡公司”
实施以生姜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产业
全链增效集体经济
全力推动产业提质
全心服务农民增收
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探索出了一条
“党建引领、产业聚合、集体增收、群众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党建领航,“三选”搭台

一是选好带头人,建强班子。聚焦“能力强、思路清、作风硬”的选用标准,推选致富带富能力突出的能人元上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强乡公司董事长,并配齐配强班子成员。
二是选准产业路,明确方向。依托土壤和气候优势,以中药材种植为突破口,引进山西药盛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生姜、半夏、射干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将其打造成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是选对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施“强乡公司+企业”“乡级联合社+村级合作社”双层运营机制,合作社实行“四统一”(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生产、统一保护收购)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企业、集体、农户三方共赢,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
抱团发展,“三合”落子

坚持“地块相连、产业相融”原则,通过“三合”整合全乡资源,打破传统的村界壁垒,将分散资源聚成“合力”。
一是整合组织。全乡11个行政村按协商比例入股项目,企业依靠自身优势负责项目建设,形成“党委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有效破解薄弱村产业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等发展难题。
二是整合资金。坚持“项目为王、资源共享、统筹使用”的原则,变“零钱”为“整钱”,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自筹、对接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整合1000余万元用于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与村集体、农户按比例共享收益,形成可持续的分配机制。
三是整合资源。通过土地整合与流转,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核心支撑。2025年,按每亩地1000元的标准与农户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公司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约1.8万元。

公司驱动,“三链”见效

充分发挥强乡公司的驱动作用,“三链”协同推动多方结成发展共同体,实现利益联动、优势互补。
一是构建紧密联结链。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条,推动其在全环节分享增值收益。实行“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就业有薪金+技能提升有潜力”的多元增收模式,有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受益的良性循环。
二是创新收益分配链。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基准收益保底+额外收益增效”的新型分配模式。在强乡公司与合作企业实现盈利后,40%分配至强乡公司,用于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和推动乡村建设项目;60%归企业所有,为其持续运营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强乡公司再根据11个村的入股占比进行二次分配,确保各村集体享有稳定合理的收益。
三是打造共赢发展链。强乡公司模式有效破解“强村愈强、弱村愈弱”的困境。在经济发展上,如将庄、南河底等一些薄弱村集体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共赢基础不断夯实;在产业布局上,通过功能互补、链条协同,形成了“多点开花、全乡共赢”的健康生态;在乡村面貌上,集体经济壮大带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实现“里子”与“面子”双重提升。
2025年,固县乡共种植生姜300余亩,亩产约1.2万斤,每亩收益约4万元,净收益约1.5万元,生姜首年净利润预计达400万元。下一步,固县乡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继续深耕特色产业,持续放大“姜”效应,做活“药”文章,让集体经济的“活水”长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