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以“两道题四步走”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
程序减下去 效能提上来——高平市以“两道题四步走”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
“往年的年终考核,部门多、事项多、程序多、表格多,迎考就像过关。今年好了,减了时间流程,指标也少了很多,只要平时工作做得实,就能考出好成绩。”高平市北城街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感慨。
高平市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按照“两道题四步走”的工作思路,程序减下去,效能提上来,实现了年度综合考核由“繁冗低效”向“精简高效”转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清新明快的新气象。
“过去,基层考核指标设置过细,很多部门搭车考核,考核组时间紧、单位多、任务重,‘眉毛胡子一把抓’;被考的基层单位年终岁尾事务多、人手紧,既要交今年的账,又要谋明年的篇,还得准备海量的考核资料,提前安排实地调研点,光是弄清楚、印完整各部门的测评表就是一项难度系数颇高的技术活。”高平市委组织部部长毕海霞说。
2024年,高平市按照上级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这“两道题”来订制考试题本,将考核工作指标删繁就简,保留主干,大刀阔斧地精简考核事项,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聚焦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两件大事”,精准设置考核指标,可考可不考的指标一律取消,细碎指标并入主干指标或者直接删除,乡镇(街道)的考核事项从30多项整合归并为2大类:一类考党建,看班子好不好;一类考发展,看工作怎么样,指标总数精简80%以上,由“面面俱到”改为“精准聚焦”,基层一看就懂,不用反复问询,准备时也是心里有数,手上有招,明明白白一张卷。
题目有了,如何推动将考核重心从“年终突击”转向“平时积累”,考官不忙、考生不慌。高平市通过“年初发卷、年中问卷、年底交卷、考后评卷”,四步走形成闭环,真正使考核成为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心针,成为推动重点任务落实的指挥棒。
年初发卷,明确指标强引导。在划定“考题”的基础上,高平市明确“开考时间”,以当年一季度作为当年度考核指标下发的基本时间节点,在“市考县”指标确定后15日内下发县级考核指标,既保证重点任务完整准确落实到指标体系中,又为基层“答卷”留出充足时间,工作现场就是考场,“开干”的同时就“开考”。
“我们在指标制定时就明确要求,2024年对乡镇(街道)的考核指标都不再进行实地考核,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基层单位对部门擅自实地考核的投诉举报。”高平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室主任张利平说。基层干部平时不再需要一边干活,一边刻意储备大量佐证材料,而是能够以更自然投入的状态干实事、抓落实,留下真实的工作痕迹,同时收获自己有价值感、群众有获得感的工作成效。
年中问卷,日常考核重平常。高平市探索建立完善考核指标日常监测制度,由各牵头单位组织每年开展1—2次考核指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建议,提醒各单位关注进度,取长补短。
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高平市委组织部以部务会成员分片包联制度为载体,一年两次集中研判领导班子,常态化与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党政正职必谈、新调整的必谈、重点培养的干部必谈、年轻干部必谈、受处分的必谈,全面了解班子和干部的思想动态,既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又能基本掌握该单位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我们单位领导班子补充调整了好几个,工作好开展多了。”“上次换届时进入班子的年轻人较多,有的表现很好、能扛事、会干事,但有的确实还是能力有所欠缺。”在集中研判和谈心谈话中,很多同志都反映。班子运行良好的单位,工作自然不会差;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班子一定有问题。及时优化调整问题班子,就自然成为党委抓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主线。
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而非年终突击一月,思维方式的转变带来工作方式的转变,不仅减轻了年终考核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内卷式竞争,使考核回归到检验班子、检视发展的本来目的。
年底交卷,简化流程提质效。说起考核,“今年组织开展实地考核,变化主要落在‘无感’和‘高效’两点上,以往年终考核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考核结果直到次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才能确定。2024年,全市所有单位的实地考核在9天内全部完成,考核结果首次在春节前研究确定,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通过优化实地考核流程,减少佐证资料提供,大大减轻了基层考核负担。而且过去考核都是处级领导带队,各单位要抽大量人手,今年主要以组织部和两办同志为主,人手明显减少,因为党建指标和发展指标的进度情况,相关部门平时就盯得很紧,年底只用出分数就行了。”高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芳介绍。
年终考核的简化,使高平市许多基层干部深有感触,他们普遍反映,以前的考核,大会、座谈、看资料、实地跑,没有一整天的时间根本搞不定,今年的考核几个人一上午都不到就结束,给基层大大松了一口气。
考后评卷,用足结果促提升。“我们这项工作是因为什么被扣分了?”“我们的得分在所有单位排名大概处于什么位次啊?”高平市委组织部考核室的电话不时响起。
在考核结果的评定上,高平市在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考核事项基础上,广泛征求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计、信访等多方面意见,对照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进行实绩分析和综合研判,破除“唯分数论”,保障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公正。考核结果确定后,高平市在1个月内以“三清单一报告”方式向各单位进行反馈。年度综合考核结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担当作为干部评选情况“三张清单”,详细列出了考核得分、等次、排名以及存在的问题。另外,特别针对乡镇(街道)提供综合考核情况分析“一报告”,横向纵向分析考核进退情况。而对于被评为一般以下等次的单位和担当作为干部评选中排名靠后的干部,市委组织部则通过约谈传导压力,督促整改。这种点对点的反馈方式,让基层单位在考完后能够及时收到一张成绩单和一张体检报告单,成绩好的知不足,成绩差的受警醒,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在考核结果运用上,结合年度综合考核情况,对获得优秀等次以及年内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单位,适当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推荐单位、个人在全市“劳模会”上进行表彰奖励。坚持把年度综合考核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一环,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直接挂钩,实现“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
考核不是目的,减负没有终点,通过“两道题四步走”,高平市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考核负担中解脱出来,激发出更大的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