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组织部门“四个强化”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近年来,泽州县委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四个强化”,全面规范提升,助推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强化党组织建设,全力搞好创建。该县以组织部门为牵引,全县424个行政村均设有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县委组织部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对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规范提升,打造了74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推动村级阵地达到“五新八有”标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了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升行动,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融合发展型、电商共建型、抱团发展型、资本运营型等“九型”行动发展路径,整体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截至2024年底,该县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3%,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3%,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3%。试点组建强村公司,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去年5月份,县委组织部围绕全市“十种模式”“六项机制”要求,按照每镇1-2个的标准,挖掘梳理了17个基础较好的集体经济发展典型,随后又进一步整理提升。择优选取26个2023年以来村级集体经济增幅较大村和受上级扶持后发展成果显著村,每村给予10万元奖补,进一步提升发展效能。
强化基层队伍考核,积极投身创建。该县立足实际,精准摸排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坚持“一村一策”,以“四个一”措施为抓手,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做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全力推动到村工作大学生担任六大员职务,在实质岗位上不断提升专业化履职能力。围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到村任职选调生等重点,开展实战实训,持续开展“领头雁”专题培训班。完善星级化管理,形成“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的长效管理机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同向发力,抓好整顿锚定创建。去年以来,该县深入开展了“整软提标”专项行动,以精准补短、全面提升,筑牢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25名县处级干部带队逐村摸排,6家单位联合会诊,精准摸排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6个,细化梳理主要问题39个,“一村一策”明确整顿措施63项,真正达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严格了整顿标准。按照党政部门进“软”村、经济部门进“穷”村、政法部门进“乱”村、涉农部门进“专业”村,精准选派26家县直单位结对,对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村,安排行政区审批、农业等单位对口帮扶,强化政策倾斜。对于组织生活不规范、“两委”班子战斗力弱的村,安排党群部门蹲点指导,全面规范提升,强化攻坚合力;明确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任务,全覆盖制定工作计划,举办第一书记交流培训,推动真整实改。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七一”活动等工作,推动包联县处级干部、结对单位实地开展走访慰问、座谈调研等活动100余次,以深入细致的工作效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为创建打下长效基础。该县结合到村工作大学生年轻的特点和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紧抓电商能力培训,以乡镇和单位全覆盖成立到村工作大学生短视频团队,创新开展美丽乡村好风景、好故事、好产品、好做法、好日志“五好”推介活动;创新打造泽州县到村工作大学生e路同行成长营,挖掘整合该县电商资源,以到村工作大学生电商助农为主题,开展直播带货、论坛交流、擂台比武、导师帮带等活动,推动到村工作大学生e路同行、追光逐梦;结合推进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等工作,组织6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烟台开展专题培训,使大家既开阔了眼界,又开动了脑子;针对后备力量特点,设置了基层党建和政策法规、集体经济发展等课程,还专门邀请优秀党支部书记、党员“新农人”等进行分享交流,助推了乡村全面振兴。(王来红 成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