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援疆干部: 吾心安处是吾乡
汾水连天山
非遗相传承
当悠扬的上党梆子遇见婉转的天山戏韵,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文化邂逅,在高平绽放异彩,两地精彩的戏曲演绎,赢得台下热烈掌声。
在本次戏曲交流中,我们见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援疆干部赵东同志。
真正的故乡
是初心扎根的地方
赵东,2020年9月作为蹲苗干部,从晋城卫健委到高平市担任市委常委、陈区镇党委书记;2025年4月按照组织安排,到新疆芳草湖农场援疆一线任职。
在微信朋友圈,他亲切地将两地称为第二故乡和第三故乡。从田间地头谋发展到千里赴疆,他始终以实干诠释忠诚,用担当书写奉献。
扎根乡土
“古韵良辰”里有他的实干印记
作为高平市委常委、陈区镇党委书记,在1700多个日夜里,他的足迹遍布镇村每个角落,立足地域实际,下功夫谋发展,让乡村振兴在基层沃土开花结果。
创新之花满枝头
带领镇党政班子,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性提出“一枝两叶九花开”发展思路,围绕“太行一号”陈区段这“一枝”,重点发展“两叶”——大黄梨种植片区和综合服务片区,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实现太行一号沿线九村联动发展。
“老家西坡”精品示范村
“青春王家”精品示范村
“养心南河”精品示范村
“梨乡铁炉”精品示范村
沿线高标准打造“老家西坡”“青春王家”“养心南河”“梨乡铁炉”四个精品示范村,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村民生活“成色”更足。
产业之花遍沃野
积极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规划“东种、西养、北药、南传统种植、中人居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铁炉村黄梨产业
任家庄村药菊产业
南河村辣椒产业
王家村毛驴产业
现在的陈区镇,黄梨产量稳步提升,药菊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辣椒产业增收明显,毛驴养殖渐成规模,“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绿色农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幸福之花暖民心
浩王线道路提升改造
陈区中学步道项目
从“急难愁盼”到“幸福答卷”。近年来,紧紧围绕群众期盼,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陈关线、任安线、浩王线道路提升改造及亮化工程,建成王村便民市场,实施陈区中学步道与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让民生工程“暖”到群众心坎。
在陈区镇工作期间,陈区镇先后荣获第六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山西省文明乡镇”,2023年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23-2025年省卫生乡镇、2024年高平市党建红旗杯银杯等多项殊荣,同时圆满承接晋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加强社会治理两个现场观摩会。
千里赴疆
组织需要处 便是心安处
今年4月,赵东按照组织安排,中期轮换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担任党委常委、副场长。
芳草湖农场是全国第二大农场,占地面积960平方公里,在祖国万分之一的大地上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流光溢彩。1959年,芳草湖总场成立,人们把“镇藩户”改名为“正繁户”,意思是“正在繁荣昌盛”,把“黄草湖”改名为“芳草湖”,取义幸福美好如茵茵芳草。
握紧援疆“接力棒”
到任后,同援疆干部深入芳草湖第十七连,调研基层连队阵地、班子队伍建设,以及春耕情况。
助力两地文化交流
近日,在赵东同志的牵线下,新疆迷糊戏剧团不远千里来到高平,在高平中专开展以“汾水连天山,非遗相传承”为主题的戏曲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中专戏曲班学生表演了经典剧目《盗库银》《卖水》,迷糊戏团队的老师们带来《人面桃花》和《党的惠民政策好》等经典片段。
此次活动,不仅为两地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心安之处
皆为热土
从丹河之滨到戈壁边疆,从乡镇书记到援疆干部,他始终践行着“吾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信条。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民、脚下有泥,哪里都是值得奋斗的热土。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共产党员的家乡,永远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吾心安处是吾乡
边疆亦是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