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公园山城”新画卷
绘就“公园山城”新画卷
——晋城市阳城县创新实践“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阳城县围绕全市“一环两带、五指成拳、百村精品、千村共富”总体布局,全力推进以“一核四带十片区,见新见绿见未来”为思路的“千万工程”阳城实践,通过高位统筹谋划、精心打造示范、系统推进实施,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激发乡村振兴共富动能,让“悠然阳城、公园山城”焕发新的生机。
同题共答,精品示范村特色各异
今年以来,阳城县重点推进润城镇上庄、中庄景区功能提升,润城村三门街商业提升改造,北留镇北留村体育公园、李家村管线入地和党群服务中心、坨村文体广场和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9月中旬全面完成。
中庄村拥有“布政李府”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古堡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必然选择。阳城县重点对“布政李府”这一核心旅游景点进行服务升级,致力于推动业态融合创新,修复8000平方米明清商业街,建成“白巷里进士主题街区”,打造“日游古堡、夜享市集”的全时态旅游体验,引入“八八宴”、陕西名吃等美食,特色茶饮、手工糕点、非遗体验、研学旅行等多种业态。通过专业的氛围营造和商业空间重塑,提升了整个村庄的商业品质和消费吸引力,使古村落焕发出年轻、时尚的活力。
润城镇小东河、思孝路、国光路是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皇城相府、郭峪古堡、天官王府和砥洎城景区的必经之路。早在明清时期,小东河道路就是润城连通外界的重要商道。今年以来,围绕沿线道路拥堵、河道及周边环境脏乱差的主要问题,优化改造提升后,形成了贯通润城北部精品示范村的古堡旅游环线。镇溪坊、玉泉坊等传统河街十二坊项目也初见雏形,既唤醒了历史记忆,又传承了古堡文化。
北留镇北留村创优人居环境,投资5790万元,打造总面积近90亩的群众体育活动中心,包含7大类19小块运动场区,配套儿童活动、老年活动、健身、市集等全龄友好型复合功能,打造阳城县首个集生态性、功能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地标;李家村进行了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及卫生所改造,“三线”入地,新建中心广场、文化公园、口袋公园,拆除废旧场地,建设国睿运通铁路专用线仓储中心项目,与阳城电厂及工业园区实现延链、补链、强链的功能互补。
气象万千,阳城经验的“进行时态”
2024年,阳城县以东方古堡示范廊带和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实践“千万工程”经验,以北留、润城10个精品示范村先行先试,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持续推进,成效显著,引领作用凸显,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千万工程经验。
东方古堡廊带是晋城市三大示范廊带之一。阳城段涉及北留镇樊溪河畔5个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堡林立,旅游资源丰富,有皇城、郭峪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皇城、郭峪、史山、大桥4个中国传统村落,皇城相府、郭峪古城、海会双塔3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推动“五村联建”,以皇城相府大景区建设为牵引,大桥村新建皇城相府游客中心,实现皇城相府、郭峪古城、海会书院、相府庄园等景区景点一体化运营,积极发展物流运输、后勤服务等产业。郭峪村建立“山与谷”家庭特色民宿品牌,发展民宿经济、夜游经济及酒店布草装饰清洗等皇城相府景区配套产业,多层级推动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沟底村精心打造党建阵地、红色物业,打造“休闲康养”品牌。“五村联建”实现了“一村富”到“村村富”“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的历史性“蝶变”,形成了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示范样板,成为东方古堡示范廊带中的精品。
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则是又一个“千万工程”典型样板。依托区位、生态、交通等优势,阳城县打造了全县最大的农村社区——洎水新城社区、柏沟、下伏、上伏、屯城5个精品示范村。因地制宜增花、增彩、增色、增景,便民中心、服务窗口和基层站所等服务全面升级,引进三里龙街古商道、青年露营地等项目,推动镇域内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润城生态沁河片区“一河尽展画卷、十里共赏古今、百业并举共富”。
统筹推进,阳城规划的底层逻辑
对标浙江成功经验和省市方案,阳城县拓宽视野,打开思路,编制了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千万工程”三合一规划,确定了“一核四带十片区”总体思路。
当前,阳城县正全面推进以县城主城区“五凤朝阳”组团式发展为核心,以沁河生态经济带、芦苇河生态经济带、特优农业示范带、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四带”为牵引,以樊溪河共同富裕示范片区、润城生态沁河示范片区、八甲口城乡融合示范片区等“十片区”协同联动的系统工程建设。
根据不同片区、乡镇、村庄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功能定位,阳城县制定“一村一策一图”,明确主题方向,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的格局。主城区建设上,聚焦“悠然阳城、公园山城”定位,围绕复古城、改老城、建新城,谋划重大项目69个,总投资133亿元。畅通交通大动脉,做活古城商业圈,提质扩容配套网,实施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公共服务区建设,全面建设更具承载力的大县城。“四带”牵引上,实施项目75个,总投资78.1亿元。在芦苇河生态经济带做强种植养殖品牌,在西部特优农业示范带创建省级蚕桑专业镇,在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重点打造动感横河、康养蟒河、魅力东冶三个精品片区。在樊溪河共同富裕片区、润城生态沁河片区、横河水墨动感片区、蟒河红萸康养片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在八甲口城乡融合片区、西河城乡一体片区、演礼产城融合片区,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在寺头蚕桑绿韵片区、芦苇河工农互促片区、町店就地城镇化片区,发展特优农业。
阳城遵循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绿色发展三个底层逻辑,“千万工程”稳步推进、分类施策、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科学定位村庄发展方向,概念图正在落地变为实景图。
在阳城,“千万工程”的新故事每天都在更新,“悠然阳城、公园山城”变得更加绚烂、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