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太行红叶网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4


新闻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03      


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体系,不良作风难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决作风问题,既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也要加强制度建设,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贯彻执行,形成闭环管理,让潜规则不再风光、让变通之徒无施展之处

(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各个时期的珍贵党章版本引人注目。这是百年大党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从舞台上的奢华会所中的歪风,将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注重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着力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织密制度之笼。中央八项规定宏观着眼、微观着力,直击要害、务实管用,成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成功典范。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体系,不良作风难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曾因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导致破窗效应蔓延,作风问题反弹回潮。

解决作风问题,既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也要加强制度建设,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贯彻执行,形成闭环管理。要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动向,及时完善制度规范,堵塞漏洞。要强化制度执行,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让潜规则不再风光、让变通之徒无施展之处,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猛药去疴是决心,系统施治是智慧。既要有刮骨疗毒的霹雳手段,也要有日日做功的绵绵之力。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是制度治党的辩证法,也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所在。

坚持当下改,要突出问题导向,从解决问题中找到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对公款旅游、违规吃喝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快查严办,形成震慑。对于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方面具体问题,不能以原则来应付具体,不仅要微观着力、具体解决,还要宏观着眼,分类识别研判,看是个别问题还是普遍问题,是某一个工作环节的问题还是工作全过程的问题,是由比较单一原因造成的问题还是由深层次复杂原因造成的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解决个别具体问题中找准需要面上解决的普遍性问题,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长久立要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从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查找根源基础上,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持续在增强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上下功夫,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做到既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在破立并举中完善问题发现、解决、效果评估等制度机制,把作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

建章立制绝非照抄照搬、更非邯郸学步。要兼顾长久立回头看,更好地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稳定性,将现有的制度与过往的实践连接起来,与获取的新鲜经验贯通起来,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与时代要求和群众关切结合起来,既要着眼新情况制定和配套新的制度,也要给已有的制度打补丁,废止难操作、不适用的制度,以免出现水土不服、牛栏关猫等情况。

制度的基础在制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思想上触动,落实上没行动,不良作风就会死灰复燃。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影响身边人学习制度、尊崇制度、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做到凭制度管人、靠规章办事、依原则用权,处处扎紧思想的篱笆墙,时时捍卫制度的公信力。要给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采取巡视巡察、随机抽查、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制度落实不力、工作推进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警示一片,绝不搞特权例外、绝不迁就姑息,真正让制度生威生效。

(作者:理平彦 执笔:刘光柱 程建全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