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太行红叶网

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逻辑


新闻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今年3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的坚定决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要抓好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上率下行,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抓好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

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中坚持的工作准则。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具有风向标作用,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政风的重要窗口。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的忽视容易引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不良风气,具体到四风问题,可能会出现:上面搞形式主义,下面就处处留痕;上面奉行官僚主义,下面就为官不正;上面有享乐主义,下面就佛系躺平;上面刮奢靡之风,下面就铺张浪费;等等。实践证明,只有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才能克服上行下效的不正之风。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再到刹住车轮上的铺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秘诀就在于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的关键作用,以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自身责任、时刻保持警醒,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真功夫。要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和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检视剖析、反躬自省,从思想根源、政治立场、作风表现、履职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找差距、明方向。要严肃认真落实抓作风的领导责任,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勇于向各类四风问题亮剑。

推动化风成俗,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塑时代新风

党风政风是党员干部世界观在日常行动中的具体体现,社风民风反映了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及基本道德水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彼此影响、相互塑造,通过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可以推动党中央倡导的好作风转化为全社会习以为常、自觉遵循的文明风尚,进而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比如,在纠治四风的过程中,通过狠刹违规收送礼歪风,助推大众消费回归理性;推行领导干部红白事简办,为群众树立了移风易俗新标杆;清明节倡导绿色低碳祭扫,使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得以进一步弘扬。

推动化风成俗,要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不仅坚决整治看得见的不正之风,更不断消除背后的思想文化根源。一方面,要筑牢党员干部正风反腐的思想防线,培育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引领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推动崇廉尚俭、见贤思齐的党风政风,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另一方面,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标准,让群众成为参与的主体、监督的眼睛、整改的镜子、评价的尺子,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坚持常抓不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重要论述提醒全党作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持之以恒地推进作风建设。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本位思想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他们对不良作风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和抵制力。四风问题虽然在面上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在,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比如,一些违规违纪行为从明面走向暗线,披上隐身衣、变换新花样;有的四风问题还穿上云端马甲,变得更加隐蔽复杂。为了巩固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成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思想认识、监督问责、制度建设上久久为功。

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及时研判四风问题的新表征及其生成机理,从思想根源抓起,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规范,明确行为边界,为党员干部划定红线。要完善问责机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给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戴上紧箍,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同时,对作风问题严肃查处,以铁的纪律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让制度规矩成为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土壤的利器。(作者陈始发 卢艳齐分别系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