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太行红叶网

愚公精神耀太行

中共阳城县委组织部
新闻来源:本网专稿      发布时间:2021-10-19      

为什么中华民族永远不可战胜?为什么中华民族永远昂起不屈的头颅?为什么今天的国人敢于藐视任何困难和强敌?为什么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有愚公精神支撑着的民族脊梁!因为,愚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愚公后人话愚公

穿越千年历史,走进《列子·汤问》,我们见到了愚公。千百年来,多少人写诗著史歌颂愚公!像宋代张耒就曾写道“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马廷鸾也抒发感慨道“愚公老矣山为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墨客都在称赞这位“年且九十”的老翁?为什么“愚公故事”流传至今不但光环未减反而学者更甚?那是因为后人需要传承这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愚公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毛泽东同志不仅将不畏艰难的愚公精神高度赞扬,还将愚公移山的事迹编成文字,将愚公精神上升成一种民族精神,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涵义。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说:“中国有句话,叫做‘愚公移山’,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今年是《愚公移山》发表76周年,76年岁月洗礼,76年风雨如磐,76年沧桑巨变。曾经破败凋敝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还不断创造着“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和“中国震撼”。愚公精神,不仅是我党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更是我党取得伟大胜利的宝贵财富!

愚公后人学愚公

愚公的故事虽然很久远,但是愚公精神会随着时代的车轮与时俱进,永不退色!千百年来,愚公精神指引着濩泽大地一代代愚公后人争做愚公,勇往直前!

八千愚公战太行。山西的南麓,河南的北岸,阳城与济源两县之间,横河和邵源紧紧相靠。1987年,八千愚公后人,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天气,在没有大型机械和机动运输的条件下,肩挑背扛、前赴后继,用自己冻得通红的双手在50天内硬生生凿开了一条长40里、宽6米的转山公路,彻底打通了横河与邵源之间的连接。

当时,八千愚公的领头人何虎林书记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政治本色,看到了敢于负责、敢于挑战、敢于担当、敢干干成的勇气担当。

“一滴水”中的愚公精神。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界处的阳城,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阳城县白桑村世代缺水,白桑村西玉沟的一滴水是唯一能够找到的水源——三十分钟才能滴满一桶,村民们每天就靠这来之不易的水艰难度日。1967年,白桑人召开水利誓师大会,誓让白桑村摆脱缺水的困扰。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8年!8年来,李小揪书记带领白桑人民,积滴成流,积流成池,横跨12华里,翻越六条沟、七道梁、两面坡,硬生生铺设了三千米管道,建成12个可蓄水7.4万立方米的水库!不但满足了生活用水,就连灌溉问题也一并解决!“一滴水”工程从此越出国门走向世界。李小揪书记的这种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最好诠释。

绿化荒山的新愚公。我们是愚公的后人,我们秉承愚公精神,劈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发扬愚公精神,解放思想、跨越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山西省道德模范石双砚花甲之年开荒种树,耄耋之年守山护林!他用36年的时间改变了荒山,给了荒山绿色的生命。

1984年,已经60岁的石双砚老人就像千年前的愚公一样,凭借着一担水桶、一把头,带领着10多个60多岁的老哥们,硬是在寸草不生的苍龙岭上义务植树、改善生态,这一干,就是36年!36年来,石双砚矢志不渝、倾心守护,从寸草不生到树荫满山的苍龙岭,饱含着石双砚老人“古稀老农不服老,苍龙岭后举大镐。誓做今日新愚公,定把荒山绿化好。”的愚公壮志。

我们是愚公后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重任在肩谱新篇。一代代阳城儿女用愚公精神实施深层突围,破解发展难题;用愚公精神实施高质量发展,打造魅力阳城;用愚公精神凝聚力量,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如今的阳城交通设施高质量发展、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森林绿化成绩骄人。在这条路上,有敢为人先、拼搏进取、艰苦创业的全国劳模乔更义;有农村小康建设的带头人、转型发展的开拓者、全国人大代表张家胜;有刀剪传爱心、小善铸丰碑的“中国好人”栗红莲;有创业不忘社会责任,诚实守信、争先创新的乔氏珐华传承人乔香平……正是这千千万万当代愚公的不懈奋斗,汇聚成了阳城70多年翻天覆地的强劲动力。他们用奋斗、担当、奉献和忠诚续写了太行儿女的壮丽诗篇,发扬了当代愚公的精神传承!

愚公故里在阳城,但愚公精神光耀全中国、全世界。在晋城,锡崖沟人寒来暑往三十年,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奇迹般的在悬崖峭壁上抠出了一条全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人间奇迹!在山西,右玉县20任县委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带领全县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治沙篇章。在河南,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十个春秋,硬是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为我们树立了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在河北,塞罕坝建设者近50年接续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创造了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神话。放眼世界,中国人民正是用愚公精神彰显了中国担当、中国力量,为全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愚公移山,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