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经开区:“四链融合”激活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四链融合”激活光机电产业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工作综述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打造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目标任务,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牵引资金链”的良性发展格局,为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
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晋城经开区引进海归博士母凤文,创办青禾晶元(晋城)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个室温键合半导体复合衬底中试平台,依托该平台,母博士团队完成多项重点研发项目,申请专利130余项,在国内率先开展先进异质集成技术的落地及产业化,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这是晋城经开区引才工作的一个缩影。
人才是科研创新的力量主体,创新是人才价值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晋城经开区坚持“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搭建高端平台聚才。在全省率先搭建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和鸿智纳米光机电研究院两个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打造省级及以上平台24家。依托这些平台载体,不仅与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集聚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加盟研究院专家智库,更吸引了97名博士带技术、带项目扎根落户,形成了“平台集聚人才、人才支撑平台”的良性循环,显著提升了我市光机电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水平。

▲院士专家40余人参观调研青禾晶元(晋城)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母凤文博士进行讲解。
深化开放合作用才。设立40项开放课题,柔性引进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研发力量协同攻关。成功举办全国半导体真空科学仪器大会、中日韩新材料国际研讨会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学术活动,以顶尖智力拓宽创新视野,以思想碰撞催生创新火花。

▲全国半导体真空科学仪器暨第三届锑化物半导体与光机电系统集成技术大会在晋城召开。
聚焦关键领域攻坚。依托第四代半导体全要素研发生产平台,推动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量子核心器件项目在我市落地。聚力攻坚6项“卡脖子”技术,其中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室温键合半导体复合衬底2个项目已实现量产并填补国内空白,预计全年产值超5000万元;中频电疗仪通过医疗器械认证,近期可实现产品量产上市。人才创新动能正持续转化为产业发展势能。由此,一条“高端人才引领、关键领域突破、成果就地转化”的创新路径愈发清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最为关键的科技竞争力。
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构筑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
2024年5月,为更好发挥集群效应,有效推动光机电产业快速发展,由晋城经开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与山西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共同组建全省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晋城市光机电产教联合体。该联合体以服务我市“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为主线,紧密对接高端装备制造和光机电产业集群,形成政、校、企共同参与,致力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及产业发展等多功能的产教融合新标杆。

▲“晋城市光机电产教联合体”理事会暨山西省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揭牌仪式筹备会议。
围绕产业需求优化人才供给,晋城经开区构建起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式人才体系,形成产业发展新的比较优势。
高端人才“领航”。充分发挥范守善院士等战略科学家的引领作用,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院专家智库、基金风控委员会,为产业方向、技术路线和重大项目投资提供决策支撑,确保光机电产业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技术人才“支撑”。深耕区校合作,在山西科技学院设立光机电产业学院,联合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省级市域光机电产教联合体,系统化、规模化培养产业急需人才,每年可输送本科毕业生1600人、技术人才6000人,为产业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人才基座”。

▲2025年5月28日,晋城经开区在山西科技学院组织召开“校企联动·共育未来”企业求才路演活动。
专业人才“托底”。依托富士康在晋城三十多年的深厚积淀,累计培养了4万名专业技师和10万名熟练产业工人。同时,激活富联科技培训中心、和心光电科技培训中心、光机电技能培训中心等社会培训资源,精准“滴灌”,补齐人才短板,形成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底座”。一个从战略科学家到一线工程师、再到技能工匠的完整人才梯队加速成型,在人才资源的强劲推动下,光机电产业实现了从富士康“一枝独秀”到“1+130”产业集群的跨越,成为晋城发展最快、势头最好、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
以人才链牵引资金链
激发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
晋城经开区深刻把握“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撬动资本”的内在逻辑,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政策“组合拳”强化引导。率先打出“创新10条”“以投促进24条”“助企引才育才15条”等政策组合拳,构建起覆盖项目初创、成长、壮大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政府的“决心”换取人才创新创业的“信心”。在政策激励下,创新型企业大幅增加,今年以来,已有8家企业成功获批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区内企业申报发明专利72项、授权49项,目前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95项。

▲晋城经开区在智创城NO.6向园区企业宣介人才政策。
机制“新突破”松绑赋能。在研究院大胆推行“科研合同制、负面清单制、市场薪酬制、股权激励制”四项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让科研人员实现价值与回报双提升,从根本上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基金“多元化”精准滴灌。在设立“谷雨基金”的基础上,推动经开区乐中智合、智能制造等多支国企基金陆续组建,构建起支持科技产业化的主题基金群。通过专业化的投决机制,将资金精准投向最具潜力的人才团队和项目。目前16家基金公司推荐项目已形成基金项目池,入选项目50余个、总投资85亿元。一套“政策引导、机制保障、基金跟进”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高效运转,让资本的活水精准浇灌创新的沃土,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扬帆
立足新起点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将一如既往地秉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更优越的环境
持续深化“四链融合”
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为晋城早日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贡献更大力量